8.1.3 變更管理
組織應建立一個或多個過程,以實施及管制所規劃,但會影響職業安全衛生
績效之臨時性及永久性的變更,包括:a) 新的產品、服務及過程,或修改既有的產品、服務及過程,包括:
– 工作場所之位置及周遭環境。
– 工作編組。
– 工作條件。
– 設備。
– 人力。
b) 法規要求事項及其他要求事項的變更。
c) 與危害及職業安全衛生風險有關之知識或資訊的變更。
d) 知識及技術的發展。
組織應審查非預期變更的後果,並採取必要措施,以消減任何負面效應。
備考:變更可能會導致風險與機會。
Table of Contents
使用指引 (附錄A)
變更管理過程之目的係為提升工作的職業安全與健康,藉由降低因為變更所導入工作環境之新的危害及風險。
(例:技術、設備、設施、工作實務及程序、設計規範、原物料、人力、標準或法規)。
根據預期變更的特性,組織可使用適當的方法(例如設計審查),評估此變更的職安衛風險及職安衛機會。
管理變更的需求可能是規劃(參照 6.1.4)的結果。
條文解析 (白話說明)
變更管理的目的,為減少因相關變化(如技術、設備、設施、工作實務及程序、設計規範),而引入新的危害及職安衛風險進入工作場所中。
2)降低因變更所造成風險影響方式,可考量加強職業健康及工作安全設計,原材料安全管控、人員安全配置、制定相關安全衛生規範..等。
3)組織應建立變更作業安全評估程序或計畫,並考量變更過程可能產生風險與機會。
4)組織應審查非計畫型(如異常或緊急事件發生等)變更的後果,並決定相關風險與機會因應措施。
稽核問項 (自我查核)
123
稽核路徑 (稽核方式)
13213